唯一車企!東風嵐圖入選央視總臺“2024新質生產力年度案例”
發布日期:2025-01-23 14:41:12
1月20日
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播出
“2024新質生產力年度盛典”
東風汽車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
東風嵐圖“綠色引擎”成功入選
“2024新質生產力年度案例”十大案例
成為唯一入圍車企
“2024新質生產力年度盛典”是央視“新質生產力中國行”大型活動的收官之作,在長達一年的實地調研中,導演組深入產業一線,走訪上百家企業。“2024新質生產力年度案例”由各地政府部門推薦,經專家推委會遴選而出,極具行業代表性。
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
新能源汽車產業是
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之一
東風汽車勇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
“排頭兵”和“主力軍”
全力推進新能源轉型
回首2024年,東風汽車全面向新、聚勢向上,自主品牌銷售137萬輛,同比增長34.3%;新能源汽車銷售86萬輛,同比增長64.4%,增速為行業的兩倍。
啟新2025年,東風汽車正深化運營型總部、乘用車新能源“躍遷行動”、研發“躍動工程”、商用車“躍升工程”等系列改革措施,加快推動新能源躍遷、智能化躍遷和國際化躍遷。
科技創新
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
始終是東風汽車的品牌底色
東風汽車通過構建“1+n”研發體系
堅持自主創新、推進融合創新
推動跨界創新、探索數智創新
東風汽車在電動化領域深耕混動、純電、氫能三條技術路線。全新馬赫電混PHREV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連續刷新行業紀錄,即將量產能量密度350Wh/kg的固態電池產品,加速自研能量密度突破550Wh/kg的下一代全固態電池;氫燃料汽車率先開展示范運營,商用車示范量行業第一。在智能化領域,自研國內首個基于新能源汽車的中央集中式SOA電子架構;量產自主L2+級智能駕駛;打造全新一代天元架構。
東風汽車牽頭打造了國內首顆完全國產高性能車規級MCU芯片-DF30;聯合攻克高準確環境感知與超視距信息共享等關鍵技術;聯合攻關的超大噸位一體化壓鑄技術車型將于2026年量產。
東風汽車與科技企業、高校密切合作,推動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模型的工程化應用。共建智算中心,為研發提供強大算力支持。攜手地方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建設,助力打造智慧交通。
東風汽車主動擁抱數字化浪潮帶來的新技術、新應用、新商業模式,推動全價值鏈數字化改造,用AI賦能產業煥新,為用戶提供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人性化的產品與服務。
2024年,東風汽車自主品牌
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8%左右
累計擁有有效專利2.44萬件
專利創新指數連續3年位列行業第一
新質生產力的“新”
不僅體現為各種要素的創新發展
還體現為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
東風汽車不斷推動
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
東風汽車已完成行業首臺高國產化率16000T壓鑄裝備制造,成為首個引進全球最大噸位一體化壓鑄技術的整車廠。
東風嵐圖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數字化工廠大量采用人工智能及物聯網、大數據、邊緣云、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,擁有武漢市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項目,整個生產線配備935臺工業機器人,工廠每年自產“綠電”2000 萬千瓦時,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1620噸,相當于每年植樹約 52.8 萬棵。目前,已累計生產高端新能源汽車17萬輛,產值超500億元,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和地方經濟發展的“綠色引擎”。
東風汽車加快培育一支適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隊伍——通過開展技能競賽、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方式,激發高技能人才創新活力,不斷提高其面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的技術技能水平和整體素質。截至目前,東風汽車34名職工獲得省部級以上技能大賽大獎,104項職工創新成果獲省部級以上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,建成國家級、省部級、公司級職工(勞模)創新工作室84家。
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
催生新產業、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
東風汽車持續強化
在新能源領域的核心資源布局
發揮融通帶動作用
推動傳統汽車產業
向高端化、綠色化和智能化升級
在電池方面,東風汽車建成了22GWh電芯、10萬套電池系統、5000套燃料電池生產能力。在電驅方面,建成了年產60萬臺自主乘用車電驅動總成及10萬臺商用車驅動電機能力。在電控方面,建成了30萬套自主控制器和70萬套IGBT的生產能力。
東風汽車與中國鋁業成立高端有色金屬材料創新聯合體;與中國一汽、長安汽車構建固態電池創新聯合體;與湖北交投等聯合打造國內首條規模化應用的氫能源生態示范線;與中國移動共建5G創新聯合體;與中遠海運等開展無人集卡示范運營;與11家單位成立車路云創新聯合體,助力武漢、十堰等多個試點城市智慧交通建設,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錨定新能源汽車戰略方向
加快實現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升級
東風汽車將繼續
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
持續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
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
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
貢獻東風力量
(本文來源于東風汽車)